上星期,筆者提起政府現時面對的公共財政壓力,提出在週期性赤字之下,政府應該要選擇不降低任何香港競爭優勢的開源選項。開源固然重要,在確保不破壞基層安全網同時,降低不需要的額外開支也是必須的。最近筆者觀察到有政黨提議向政府要求派發另類消費券,推動香港經濟,然而縱觀過去三年派發的消費券,似乎消費券對香港經濟只是杯水車薪,無助改善整體經濟。
看待消費券的時候,需要與單純「派錢」分割,2021年首次派發消費券的財政預算案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到「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,適時為市場注入動力,刺激經濟,帶動消費市場及其他經濟環節加速復蘇」。顧名思義,消費券推出之初,其意義實乃在於推動經濟,多於單純扶貧政策。事實上,不計算每名市民的經濟能力下同樣派發消費券,當中扶貧的作用就不大。
因此當讀者研判消費券時,簡單衡量消費券是否有效時,需要撇開其社會福利上的效益。一如財爺於2023年6月所言,消費券是預算案中鞏固經濟復甦的組合拳,為市場注入330億元。重點則是,政府花掉這330億元後,有沒有成功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欲,帶動香港進一步復甦。
這一點上來看,不少財金機構就抱持相對保守的態度,《彭博》報道,據最新調查預測,經濟學家將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由4%降低至3.3%,又將2024年的經濟前景預測由3%,下降至2.7%。
可以見到,現時香港經濟的復甦動力,在經濟學家的角度而言是不足夠的。即使走在民間中,亦能感受復甦動力欠奉的問題,街上吉鋪臨立,大量市民北上消費,有關數字在此就不再重提。筆者堅信香港經濟前景是一片光明的,但至少在今日,說經濟復甦良好是難以令人滿意。所以財爺在其網誌中提及,在對公共財政進行整固同時,現時「正處於全力拼經濟、謀發展、吸引企業、匯聚人才的階段」,因為現時香港經濟的確需要尋找新的競爭力。
這種說法,某程度上都側面說明了消費券對刺激經濟動力的作用不大。雖然消費券無法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,但在疫情間,由政府帶頭鼓勵消費券,有一定振奮作用,雖然單次性支援對扶貧作用不大,但總算是在疫情間安定民心。在公共財政負擔開始增加之下,政府既要控制開支,又要保持經濟動力,應洗得洗的原則下,停派消費券可以直接節省政府約300億元的開支。而相關300億元開支,既可以彌補日益增加的醫療開支,又可以調動到各項支援業界發展的基金。
說白一點,消費券就是一個雷聲大,雨點小的經濟政策。
文:劉 信
媒體工作者,學研社成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